《经济蓝皮书》发布:新一线城市居民成引领消费升级的新主导力量-世界关注
2022年12月13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经济蓝皮书:2023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表示,当前,随着我国绿色、活力等新消费理念与时俱进,一批消费新增长点正在加快涌现,新一线城市居民消费日益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新的主导力量。
(资料图片)
一批消费新增长点正加快涌现
2022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我国推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全年经济在第二季度谷底后呈现V型复苏态势,产业链供应链总体稳固,就业形势有所改善,物价较为稳定,国际收支保持基本平衡。
蓝皮书认为,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依然维持在中高速水平;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生物医药等产业迅速发展,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新经济增长动能不断增强;社会稳定,疫情防控措施不断完善;再加上较低的基数效应,蓝皮书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5.1%左右,呈现进一步复苏态势。同时,预计2023年物价总体保持温和上涨,CPI涨幅扩大,PPI涨幅收窄,CPI和PPI分别上涨2.8%和1.2%左右。
我国经济一直表现出十足的韧性。蓝皮书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全球巨大的供需缺口以及中国拥有的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制造业体系率先恢复,是中国经济增长韧性的主要来源。
当前,年轻群体和新一线消费者群体加快崛起,共同推动我国消费市场不断创新和细分。绿色健康消费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宅生活”消费逐渐发展成为可持续的新消费增长点,新一线城市居民消费日益成为引领消费升级的新的主导力量。据测算,2022年上半年,新一线城市居民消费增速达到17.1%,比一、二线城市增速高出14.4%。
“三强”成为经济恢复主要动力
基建投资强、出口拉动强、新兴动力强,这“三强”成为了中国经济恢复的主要动力。
蓝皮书表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是本轮稳经济政策的主要着力点和领域,政策效果显著。在专项债快速投放以及后期出台的不少于6000亿元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盘活5000多亿元专项债地方结存限额等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基础设施投资回升幅度加大,2022年1月至9月,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11.2%,增速比上半年加快2个百分点,也已明显高于疫情前的增速。受此拉动,原材料行业和设备制造业等行业增速明显快于其他行业。
此外,2022年1月至9月,以美元计的出口金额增长13.8%,增速较上半年加快0.8个百分点。从出口对国民经济的整体拉动作用看,前三季度,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0.96个百分点,贡献率达到32%,比上年同期高12个百分点。从出口对重点行业的拉动作用看,前三季度,出口对电器机械、电子信息等行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贡献率均超过30%,提升服装加工业增速近3个百分点,在服装加工业整体负增长的情况下外需贡献尤为突出。
新兴动力也同样强劲。第三季度,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7%,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20.2%。重点高技术产品产量增长迅速,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产量增速分别高达112.5%、33.7%、16.8%。
应坚持“以我为主”灵活实施宏观政策
蓝皮书认为,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我国应继续坚持“以我为主”灵活实施国内宏观政策,以内部的稳定应对外部的多变。
2023年,宏观政策需继续保持足够的逆周期调节力度,促进经济恢复更加稳固、更加充分,促进实际增长率向潜在增长率回归。建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进一步优化工具选项,有效对冲私人部门需求不足缺口,促进产出缺口收敛;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发挥好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为实体经济降低融资成本和减轻债务负担;提质加力就业优先政策,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同时,注重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之间的协调配合。
围绕2023年的经济发展,蓝皮书建议做好十个方面。一是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更好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二是稳定预期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着力扩大民间投资和居民消费;三是在化解风险的同时构建长效机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四是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五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提高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六是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步伐,深化对外开放应对外部挑战;七是深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增强城乡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八是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九是着力稳定重点群体就业,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十是统筹发展与安全,做好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