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黄金频道 > 国际局势 >

战斗英雄呼荣碧: “要牢记使命、发挥余热、敢于担当”

来源: 各界新闻网-各界导报 时间: 2022-10-31 09:52:38

呼荣碧给消防指战员讲革命故事 受访者供图

□ 实习记者 冯倩楠 记者 赵婧

今年81岁的“老兵”呼荣碧曾是一级战斗英雄,退伍返乡后,怀揣一颗赤诚之心的他收集整理大量史料,把革命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要让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永不褪色”。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战场上的“尖刀班”班长

“上去以后一把就把敌人拉下来按住……”9月30日,在延川县消防救援大队,身着旧军装的呼荣碧正慷慨激昂、绘声绘色地讲述着亲身经历。

呼荣碧从小就想像革命先烈一样保家卫国。16岁那年,他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十一师33团,自此在军中度过了21个春秋。

1962年11月20日凌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正在进行。呼荣碧所在的33团二营坚持四昼夜行进,时任五连三排七班长的呼荣碧带领8名战士突入敌军阵地,用冲锋枪手榴弹一阵猛打猛冲,趁敌人晕头转向时,冲上去攻占了敌人第一道战壕。而后率领12名战士以火力切断企图开车逃跑的敌军。当汽车发动时,呼荣碧高喊一声“打”,击毙了8个敌人,配合连队主力,连续突破敌人五道防线歼灭敌军。

在这场战役中,呼荣碧所在的队伍连续七天五夜行军,边走边打仗,不少人脚上磨出大泡,鲜血直流。由于经常夜间作战,当队伍追击到一个石崖顶上时,呼荣碧一脚踏空摔到深沟当场昏迷,清醒后他忍痛爬上沟口,继续冲锋。

坚持用战斗作风作宣讲

呼荣碧始终忘不了牺牲的战友们——仅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他所在的三排的兄弟班八班共9人伤亡8人。从1963年起,他开始收集亲历战争的书籍、报刊、图片、证件等历史资料。

1978年,呼荣碧返回延川县工作,他把收集的资料整理编写成革命传统教育宣讲材料,义务到延川县及周边地区作报告。刚开始是在机关讲,退休后逐渐发展到学校、社区、企业、部队、革命烈士陵园等地。

呼荣碧一直有记笔记的习惯。“作报告得有的放矢,对象不同,讲的内容和方式肯定不同。”呼荣碧说,“给干部讲,就加上廉政建设内容,再根据单位属性增加相关内容;给学生讲,就得让他们珍惜生活,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自2015年至今,登记在呼荣碧笔记本上的宣讲已有180余场。

面对邀请,不论宣讲对象身份地位如何、人数多少、距离远近,呼荣碧都一口答应,从不讲条件、拿报酬。2020年9月,在一天两场、连续7天的高强度宣讲下,他突然一阵眩晕,医生诊断后得知是脑供血不足,劝他休息一下,但他仍然强撑着前往下一个宣讲现场。“我是军人,就得发扬不怕一切困难的战斗作风,这点问题算啥。”呼荣碧斩钉截铁地说。

自费筹建红色教育基地

2015年,呼荣碧把多年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汇集,并腾出自家一间平房和一孔窑洞,自费6.8万元办起了延川县第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7年,由于家中房屋和窑洞拆迁,呼荣碧再次自费1.8万元,在政府和学校的帮助支持下,把基地搬到了延川县第二中学一间空闲教室。

延川县红色教育基地建好后,宣讲的“阵地”更多了,呼荣碧也更忙了,只要有人参观基地,他就提前30分钟在展室等候。“人家邀请我去哪儿讲,我就在哪儿开讲;人家来我家拜访,客厅就是讲堂;人家去了基地,基地就是我驻扎的地方。”他说,自己接待过来自外省的客人和海外代表团,讲解广受好评。

在校园里,呼荣碧经常被孩子们团团围住,问问题、合影、摸勋章……校园瞬间变身大型追“星”现场。得知要被采访,呼荣碧只有一个要求:“必须实事求是,千万不能夸大其词,一定要老老实实地讲。”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刚被评为“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的呼荣碧主动捐款1000元。他说:“作为老党员、老军人,就要牢记使命、发挥余热、敢于担当。”

标签: 战斗英雄 战斗作风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