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我们是麦田的主人,艺术的一部分”
将乡土变为艺术空间,将田野化为展演现场,将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的美学结合,文艺赋能乡村,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斌 张健
湛湛晴空下,金色麦田上插着高高的刀旗,刀旗上老乡们丰收后喜悦大笑的巨幅画像,与秦岭遥相呼应。
(相关资料图)
这片地处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的蔡家坡村,曾经鲜人问津,近五年却变得非常热闹,艺术村长、乡村振兴顾问、音乐人、游客等等,纷至沓来。
仿佛瞬间焕发活力。交响乐、秦腔、戏剧,一场接一场,响彻麦田,每年的文化艺术项目从5月演到10月,吸引了数万名观众。农产品好销了,农家乐生意更好了,农民更融洽了……
村民的状态也变了。田地劳作回来,村民们会赶忙洗漱干净、换上新衣,很少再见到泥裹裤腿的样子。“艺术村的人咋能脏兮兮嘛。”村民们说。
文化基因随之唤醒。一些村民主动参与艺术创作。“你会发现,他们手巧心细,搭建的艺术装置、刻下的字比我们贴近生活。”艺术家们说。
这一切还得从一场长达5年的“艺术乡建”说起。
5亩麦田一场实验
2018年,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武小川带领一群实验艺术系学生,来到石井街道采风创作。
第一次来到石井街道蔡家坡村,武小川就爱上了这里。
蔡家坡村沿秦岭而建,有1000余户,近4000人,主导产业是1100亩葡萄、600亩猕猴桃。村民们也种麦子、玉米。
“背倚秦岭,村庄、麦田、果园点缀其间,有一种自然的、纯粹的美感。”师生们决定,实验艺术就在这个村子展开。
相比于为人熟知的绘画,诞生于20世纪初期的实验艺术更为自由、独特、抽象,影像、装置、摄影、行动表演等都隶属其中,观赏门槛较高。
师生们租下5亩麦田,在麦地里创作出多种艺术作品。比如,用麦秆和钢架制作而成的巨幅装置作品《麦霸》;用树枝、麦秆搭建的高高耸起的巨型鸟巢……
面对这些陌生的人和新潮的艺术,村民们脸上写满疑惑和不解。武小川决定,不能自顾自地展览,必须让艺术创作与村民日常生活产生联系。
团队成员尝试从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着手。有人提议,不如就叫“关中忙罢艺术节”。忙罢一词,指结束了忙碌,源自陕西关中地区的一种古老习俗——忙罢会,一般在每年夏收之后举办。老乡们趁着这一忙闲时间,互相走亲访友、交流生产经验。随着交通日渐便利、物资不断丰富,这种习俗虽逐渐淡出人们视野,但在村民心中还留有印记。
第一届演出就这样敲定。远处,秦岭即是背景;近处,师生们在麦收后的田里搭建起一个100平方米的舞台,受邀而来的秦腔剧团、健美操队伍、民谣组合依次登场。秦腔唱到老年人的心坎儿里,年轻人跟着民谣的调子哼起来,宁静的村庄多了许多快乐。
那一年,租下的5亩麦田生产了3000斤小麦,磨了1000多袋面粉,制作出500多瓶挂面。武小川把这些“收成”在艺术圈免费发售,他希望“每发出一瓶挂面,就能多一个人关注产出这些粮食的村庄”。
转眼,西北风刮过关中平原,连绵的秦岭和连片的麦田被冬雪覆盖,村民们也裹上厚厚的棉衣,鲜少出门。
一切好似归于平静,但一场更为系统的“艺术乡建”正在酝酿之中。
村民骑车经过西安市鄠邑区蔡家坡村的主题壁画(2022年7月5日摄)李一博摄/本刊
唤醒乡村文化基因
久违的喧闹给当地镇村干部带来巨大触动。
第二年开春,镇村干部主动找到武小川商量“能不能再做一次”。
“来,来,过几天就来!”好似某种默契,双方一拍即合。
或许是那场晚会的热度久久未散,一听村里要接着办艺术节,很多村民请求加入,理由简单质朴:“去年村里明显热闹,客人多,光葡萄就多卖了好几千元。”
展演需要场地。经过设计,麦田旁一处堆满垃圾的涝池要被改造成终南剧场。村民们不计得失,有的自告奋勇画出设计图纸,有的负责放线测量,还有的叫来运输队,一车又一车地运走垃圾,再一车又一车地拉回黄土、填实地基。
“清晨5点就开始干,20天就建好了。”这个速度,让武小川感到不可思议。
剧场建好后,当年就上演秦腔等文艺节目60余场,还有老乡自告奋勇上台表演。“迈着悠闲的步伐,麦田剧场转一趟;吹着凉风看节目,嘴上称赞手鼓掌;动情了抹把泪,激动了发个狂……”70岁的王岩曾是村里的党支部书记,舞台上,他越读嗓门越高,老乡们也跟着激动地鼓起掌来。
不止文艺演出,还有各类大型沉浸式艺术展览诞生在这片田野上。由22位(组)国内艺术家创作的大地艺术、社区艺术、影像艺术作品多达四十余幅,吸引了数万名观众。
一些村民主动找到艺术家,请求参与创作。一位老乡看着自己的画像被制成刀旗插在麦田上,茅塞顿开,说:“啥是艺术?割麦就是艺术,我们是麦田的主人,是艺术的一部分。”
繁盛的文艺活动带来经济效益。60岁的村民陈猛,经营农家乐已有10年,每逢村里组织文化艺术展演,就要多准备些饭菜。他说,这两年生意十分红火,过去一年收入三五万元,现在每年收入能达到20多万元。与他同样经营农家乐的村里其他17家生意也都比以往红火许多。
赋能乡村向善向美
从旁观,到参与,再到不断融入,由艺术家、当地政府、老乡共同探索的这场艺术乡建,让乡村展现出新的图景。
他们将乡土变为艺术空间,将田野化为展演现场,将传统乡村的生活方式与现代生活美学结合,让艺术赋能乡村,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新路。
今年,已在蔡家坡村扎下根来的“艺术乡建”,正在更大范围落地生根。目前,与蔡家坡村同属一区的栗元坡村、下庄村、栗峪口村等,都在当地政府主导下,逐渐开始挖掘自身文化艺术特质,丰富文旅产业,开启艺术乡建之路。
鄠邑区委书记李化说:“我们当地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厚重的文化禀赋,完成脱贫攻坚后,我们一直希望进一步转化这些资源,让老乡们不仅解决温饱,还能过上有品质的生活,可以在秦岭山下喝一杯咖啡、在麦田里听一场音乐会。”
支持这一愿望,鄠邑区正在结合西安市“万名干部人才下乡村”和“千企联千村”行动,为更多村庄匹配旅游村长、规划村长、科技村长等。
“我们希望用精细化和定制化的供给,为乡村振兴带来更多专业化力量,提升乡村振兴的效能。”鄠邑区委组织部部长孔维龙说。
去年,西安城市记忆博物馆和西安城市影像博物馆的馆长宋群,就和四位高校教师被鄠邑区聘请为艺术村长。在这些专业人士助力下,鄠邑区正在加速乡村向美而行。
终南山下,这场未竟的探索还在继续,犹如点点星光,照亮了乡村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