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黄金频道 > 国际局势 >

农业大市,如何做好“农”字文章?渭南市政协委员精准献策-焦点日报

来源: 各界新闻网 时间: 2023-02-09 19:36:13

做好“农”字文章 赋能乡村振兴

渭南市政协委员聚焦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建言


(资料图片)

渭南地处关中平原东部,耕地面积700多万亩,素有“陕西粮仓”之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作为农业大市,如何做好“农”字文章,助推渭南农业高质量发展?在渭南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上,委员们立足渭南农业实际积极建言献策。

渭南市政协六届二次会议期间,委员们立足渭南发展实际建言资政。(各界导报实习记者 韩璋 摄)

坚持问题导向 推动种业振兴

雷浩

渭南市政协委员

近年来,渭南种业总体发展良好,但与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短板。

雷浩委员认为,渭南对种质资源的收集和保护仍有不足,地方种质资源流失多,企业和良种基地规模小,全市种子企业总体规模小、市场竞争力不强、品种创新和研发动力弱。

雷浩建议,要利用渭南传统农业优势,加强种质资源保护鉴定圃和繁殖基地建设,壮大种质资源保护库。财政部门每年应安排稳定资金用于支持建成的种质资源库(场)的运行以及对特色种质资源的深度挖掘、联合育种创新攻关。鼓励引导种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种业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共建新型研发机构,建立商业化育种创新中心。

保障粮食安全 端牢中国饭碗

连桂英

渭南市政协委员

渭南作为粮食大市,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在770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210万吨以上。

连桂英委员说,渭南农田配套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一些农业生产区种植地块比较零散,规模种植面积小,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低。加之优质高效用种供给不足,种子多而杂,缺乏稳产高产、抗性突出的优势主导品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粮食产业化进程和综合效益的提高。

连桂英建议,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规模连片的现代粮食生产基地,严格保护耕地数量和质量。设立种业发展基金,开发利用地方特色优良品种,培育一批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粮油新品种,做优做强本土优势品种。探索“新农人”培育模式,加快县级以下农技实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探索开展粮食生产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鼓励和引导涉农科技型企业和有识之士带技术、带资金参与农业开发,提升粮食产值和农民种粮收益,营造全社会重粮抓粮的浓厚氛围。

推进设施农机农艺有效融合

郭文侠

渭南市政协委员

近年来,渭南市立足资源禀赋及特色优势,科学谋划“三农”工作,全力推动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但仍存在农业产业发展不强、配套能力不足、项目建设不快等问题。

郭文侠委员说,渭南的农业产业主要以传统种植、养殖业为主,基础设施薄弱、科技含量不高,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经营主体分散,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大多农产品加工企业停留在初加工阶段,精、深加工规模较小,农产品就地转化率和产业效益较低,产业链延伸缺少“链主”企业。

郭文侠建议,以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契机,围绕设施种植、养殖产业优势区域,做到设施布局科学合理,棚体建造宜机、标准、规范,栽培模式、作物各环节机具装备的协同配套,持续推进设施—农机—农艺融合,构建区域化、标准化的设施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不断促使良种、良法、良机协同配套,加快设施种植现代化步伐,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各界导报记者 李荣 樊星

标签: 种质资源 政协委员 种植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