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旅游频道 > 线路推荐 >

“十大战略”的辉县探索⑥|擘画辉县乡村振兴“新蓝图”

来源: 河南商报网 时间: 2022-11-23 16:07:55
顶端新闻·河南商报记者 宋红胜 实习生 金萍 通讯员 张阳峰 郭冬青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在辉县市,村村都有好“风景”:高庄乡苏村的多彩鲜切菊迎来丰收,肆意绽放;孟庄镇南陈马村富有古朴韵味,洋溢着“玩景文化”气息;常村镇百间寺村的车间里传出悦耳的织布声,20多位困难群众有了致富途径……

近年来,辉县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产业兴旺为支撑,以星级示范村创建为引领,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基础,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富民产业发展壮大,一幅“农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资料图片)

【“一村一品”扮靓七彩田园】

“地黄具有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功效,平时售价在每斤2元,去年每斤卖到8元呢!”在辉县市高庄乡史村地黄产业园区,工作人员郭振杰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目前该村地黄种植面积达80亩,亩产5000至7000斤,每亩利润近万元,并带动了周围50户困难群众就业。

干地黄便于运输和储存,于是该村引入了专业的烘干设备,日烘干地黄3000余斤,市场售价达到15元每斤,常常供不应求。为了产业发展、群众增收,该村合作社下一步计划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高地黄产品的附加值。

“高庄乡南北横跨山地、丘陵和平原,土地资源丰富;多条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位置优越。”高庄乡党委书记何公安说,该乡培育了以史村的地黄、山药,北新庄的肉兔,苏村的鲜切菊,西池头的“农电互补”金银花,土楼的香菇,盘底庄的小米、芝麻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并以此为基础全力建设“七彩田园·美丽高庄”田园综合体。

同时,该乡瞄准全域旅游、绿色食品产业、自动装备制造等领域,实现三产联动发展;探索运用“政府+公司”“政府+合作社”等多种经营方式,整合特色产业资源,打造“可游玩、能发展、叫得响”的乡村旅游品牌。

【“玩景文化”重塑村庄盛名】

走进南陈马村,沥青道路穿村而过,古朴的民居鳞次栉比,文化广场、绿地草坪星罗点缀,处处是崭新喜人的面貌。

“真是做梦也想不到,才几年的光景,以前破破烂烂的村庄能建得这么漂亮。”南陈马村村民范传录说,2018年以前,村里吃水难、行路难、浇地难、用气难,基层党组织涣散,这“四难”迟迟未能解决,村民的日常生活都受到了影响。

2018年2月,退休干部王政仁被选举为南陈马村党支部书记。为了破解因拖欠水费而导致的用水难题,他在个人垫资的基础上重新制定管理办法,打机井、通燃气、打通断头路……一件件群众的急难愁盼都得到了解决,南陈马村也开始了蜕变之路。

“南陈马村历史悠久、文化厚重,自古就是豫北地区旅游胜地,素有‘豫北玩景第一村’的美誉,发展文旅产业独具优势。”王政仁说,当下,南陈马村美丽乡村建设方兴未艾,绿化带、国储林、小游园、大型综合游览采摘园竞相落地;村内的古寺、古楼、古碑、古井修缮一新;软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展现了独特的乡村历史风貌。

“我们将着力打造乡村旅游,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吸引更多游客来到南陈马村。”王政仁表示,该村正大力推广“玩景文化”,重塑“豫北玩景第一村”盛名,打造文创产品。

【易地搬迁走上致富“坦途”】

位置偏僻、交通闭塞……这曾是百间寺村绕不开的“代名词”。这样的贫困村、落后村应该如何振兴?

多年来,百间寺村紧抓新农村建设机遇,大力发展产业项目,依托紧邻五龙山景区的区位优势,努力做大做强旅游相关产业,走出旅游业带动乡村振兴的特色道路。

“2010年,我们完成了整村搬迁,为‘拔掉穷根’奠定了基础。”据百间寺村驻村第一书记王延辉介绍,该村由百间寺、望远沟、龙王庙三个自然村组成。百间寺、望远沟两个自然村的多数村民居住在窑洞里,村里没有一口机井,出行没有正规道路,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

为了写好易地搬迁的“后半篇文章”,该村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对村内道路进行硬化,修建机井、下水道,进行旱厕革命,集体出资进行旧房改造,接通天然气、暖气,村民的生活条件有了显著提高。

2018年,百间寺村成立了辉县市龙醒农牧开发有限公司,全村每户以2万元入股,目前建成4个经济实体。该村依托五龙山景区,建成占地60亩,可容纳上千辆汽车的停车场,旺季时每天收入5万余元;村集体出资100余万元,建成占地20余亩的草莓大棚,吸引不少游客来游玩;购买26台织布设备,建成老粗布车间,解决了20多个贫困群众就业;建成占地40余亩,最大存栏400余头的生态养牛场。

“现在的百间寺村,产业强了、人气旺了,老百姓腰包更鼓了、精气神更足了。”王延辉说,该村正谋划投资7000万元的辉县市康养中心项目。该项目集医疗、康复、护理、养老等多种功能,规划建成一个能满足低、中、高不同层次需求的新型康养机构。

【精准发力“动力足”,走好特色“振兴路”】

“辉县市依托特色资源禀赋,统筹做好种植、全域旅游等工作,逐步形成一批乡村振兴亮点村、明星村。”据辉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梁海涛介绍,近年来,该市统筹“三个解决好”,推进“五个振兴”,探索走好具有辉县特色的乡村振兴道路。

产业兴——该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域旅游、中药材、农业龙头企业等紧密结合,鼓励引导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探索“红色山楂、绿色旅游、黄色连翘”等多彩产业之路;谋划“旅游+”项目,积极探索旅游帮扶新模式;依托养殖业优势,先后实施高庄乡肉兔养殖等项目,构建双赢帮扶模式;发挥农特产品深加工、电商和消费帮扶作用,谋划实施南村中草药仓库、南寨冷库等项目。

农村美——辉县市开展了“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年”活动,有效改善村容村貌;以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为引领,累计投入资金5.8亿元,完成乡村绿化6.2万亩,山区乡村绿化覆盖率平均达到76%;将乡村振兴“五个振兴”具体细化为46项考核指标,累计投入资金5.06亿元,以星级示范村引领带动一般村、脱贫村整体提升。目前,125个村全面动工,123个村完成污水管网铺设,户厕改造完成4.95万户,建成村内游园120余处。

农民富——辉县坚持以产业为支撑,以收入为保障,以稳定脱贫不返贫为目标。2021年,79个脱贫村集体经济收入共927万元,脱贫户人均纯收入由2020年的12945元增加到2021年的14989元,增幅15.79%;14个村实现从贫困村到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转变。

标签: 一村一品 村容村貌 投入资金 乡村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