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微头条丨真情守护:联通志愿者为青春筑起“反诈心防”

来源: 中国物联网 时间: 2025-10-22 20:04:12


(资料图)

志愿者们深知,千篇一律的说教难以真正走进年轻心灵。他们巧妙地从学生们最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当你沉浸在网游激战,突然弹出‘低价充值’广告,会不会心动?”话音刚落,讲台下便响起一阵善意的笑声和共鸣的私语。“同学网购后,若接到自称‘客服’电话称误开会员要扣费,索要你短信验证码‘取消’,这能信吗?” 志愿者小王举着手机模拟界面,一个紧邻前排的男孩迅速摇头:“不能给!”这个自然而然的互动瞬间点燃了全场参与的积极性。这一个个日常的网购陷阱、网游诱惑案例,瞬间拉近了距离,也让“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不点击陌生链接、不向不明账户转账”三大铁律,不再是空洞口号,而是扎根于生活经验的直觉警惕。

走廊旁,图文并茂的反诈展板如同一本“生存指南”,引来师生驻足深思。“校园贷”“刷单返利”这些被包装成“轻松赚钱”的陷阱,在案例分析中被层层剥开,暴露出吞噬学业与未来的狰狞面目。而当屏幕上播放的“AI换脸”诈骗短片里,学生亲眼目睹熟悉的面孔——甚至可能是自己的朋友或班主任——竟能说出完全陌生的指令,要求转账,这种真实得可怕的场景,引发了全场一片震惊的低呼。志愿者小陈适时上前,清晰拆解了伪基站的伪装与“AI换脸”技术被恶意利用的关键节点:“记住,凡是涉及资金的要求,哪怕是‘亲眼所见’的熟人视频,都务必通过你们彼此才懂的‘秘密暗号’进行二次确认,或者直接拨打电话核实!”一席话如及时雨,驱散了科技迷雾带来的恐慌。

宣传的高潮是切实构筑防护壁垒的时刻。志愿者们拿出提前准备好的指引单页,一个个来到学生中间,手把手指导大家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这个号码标记功能太有用了!”一位刚录入信息的女生激动地说。安装的过程,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帮助,志愿者们更像一位位关切的大哥哥大姐姐,反复叮咛:“密码就像家门钥匙,不能随便给人看呀”,“网络那端的‘朋友’,有时可能藏着别有用心的目光”。这些朴实的嘱托,饱含着对年轻生命可能遭遇风险的深切忧虑与保护之情。学生们低头操作着手机,那份专注,已然是安全意识悄然生长的见证。

活动结束时,校园里弥漫着不同寻常的热烈氛围。不少学生围着志愿者继续咨询生活中遇到的可疑信息;老师们也感慨道:“这种接地气的形式,解决了我们平时安全教育的难点!希望能建立长效机制。”学生们眼中闪动的警觉与志愿者额角沁出的细密汗珠,共同构成了这个下午最动人的画面。

这不仅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一份对未来负责任的重托。咸宁联通的志愿者们,以真诚与专业,为莘莘学子的青春时光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心防”。它不仅是抵挡眼前诈骗风暴的盾牌,更是未来人生长河中,识别风险、守护安宁的重要航标。护航青春,从一份根植于心的安全意识开始,这趟特殊的校园之行,无疑为“平安校园”的蓝图增添了坚实而温暖的底色。

标签: 聚焦资讯

频道最新

频道热门

频道推荐

头条